倫敦 煙花 烽火節 煙火之夜 London Fireworks Festival, Guy Fawkes Night

不喜歡湊熱鬧的我,現場看煙花次數不算多。
十年前我曾在北倫敦看過一次煙花,在香港看過一次。最近的一次,是在峇里島民宿的窗外看到煙花。
雖然是十一月,現在已在討論十二月聖誕節聚餐活動了。會在十二月舉行,因十二月尾很多英國人離開本地外遊。

image

烽火節的由來

11月5日,是英國的烽火節 (Guy Fawkes Night,又名Bonfire Night/ Fireworks Night)。住的附近很多人燒煙花,不時聲到煙花聲,比香港新年放炮仗的還要多很多。
很搞笑地,烽火節的起源是因為一名「縰火狂徒」。1605年,天主教叛離份子Guy Fawkes,意圖以大批炸藥,謀殺當時的詹姆士一世。但事機敗露,Guy Fawkes遭到逮捕處死。英國民眾為了慶祝恐怖陰謀的粉碎,在每年的11月5日,燃放烟花庆祝、玩篝火。英國人什麼都要好玩,有活動和節日他們就最開心,烽火節讓他們玩嗨了。

zoomable

煙花活動 London Fireworks Festival

煙花活動 London Fireworks Festival 為北倫敦最大型的付費看煙花活動,在Alexandar Palace 舉行。
除了可看煙花外,現場還有溜冰場,機動遊戲、小食攤檔,我則純粹看煙花。
我是和他一起去看煙花的。若我沒有拉他一起去看煙花,我自己一個人的話,應沒有出門的行動力。天公造美,雖然早一天有下大雨,當天也有下小雨,幸好當天晚上沒下大雨,不然不知怎燒煙花了。

image
zoomable

看似熟悉的他,有很多我不熟悉和不了解的一面。
他把很多事情藏在心裏,很少表達自己的情緒。他說,他覺得沒有必要,將心裏的想法,告訴別人。我便沉默起來,想著怎回應才是恰當。
我回答,以前我也是一樣。是在這近一年時間,經歷了很多事情,才能向熟悉的朋友,說出心中的想法。開始在網上寫文章後,就更自我放飛了。
在開始寫「倫敦生活挑戰」之前,我第一時間就將寫作計劃告訴了他,因第一個時間想到的就是他。

image

煙花的卡位

因會場附近大量封路,以及多個入口封閉,幸好我們早了一個小時到達,才能在開演前十五分鐘,到達看煙花的山上。
現場非常熱鬧。這是我自從疫情以來,見到最多人潮的活動了。想起成語「人山人海」,因整個山上都站滿了等待看煙花的群眾。
根據過往看煙花經驗,不要站在太裏面位置,離開時要等很久。也不要站在近門口位置,因不斷有人會進入會場,尤其遲來的人。
因此我們站了在一個較中間位置,視野不錯,旁邊也沒什麼人。但在其他位置,人就較擠湧了。

zoomable

現場的煙花很美

在山上,可以看到遠處倫敦的夜景。
他說出後我才留意到,倫敦的夜景特別多紅色光,那是在香港或其他地方少見的。之前去Sky Garden時,我只拍了日景,沒有拍夜景,之後會找一次機會去拍夜景。

image
image
image

在現場看煙花,感覺跟在電視上看,是完全不同的。
因近距離看,煙花很漂亮,範圍巨大,形狀、色彩不斷的變化。有些是點狀,有些則是線形。二十分鐘的煙花表演中,雖然忙著拍照,但也不忘抽空欣賞。
不斷閃爍變色的燈光,配以強勁節奏的音樂,令現場更有氣氛。其中一首歌,是非常熟悉的歌 Titanium,十年前已在聽了。
前面的幾個人挺high,在原地搖動身體。這可不是演唱會啊(笑)。

zoomable

我對他說:「我還活著真好,可以看到這麼美的煙花。」。
他看到我笑,也笑了起來。我還許了一個願望,願望說出來就不準了,所以不寫出來。
離開時,見到附近有不少碳火燒烤小食攤擋,天冷寒冷時特別想吃東西。
穿了燈芯絨、冷外套和羽絨,手還是凍僵,之後外出要戴手套保暖了。


其他資料:

英國峰火節活動資料:
https://www.bbc.com/ukchina/trad/cool_britannia/uk_qa/2015/11/151104_qa_bonfire_night

玩嗨的英國人,烽火節還涉足音樂:
熟悉約翰·列儂(John Lennon)的「Remember」,歌曲結尾:「如果你感到悲傷,整個世界讓你瘋狂,那麼請記住今天,十一月五日!」
(If you ever feel so sad, and the whole world is driving you mad, remember, remember, today…The fifth of November!)
https://www.honglingjin.co.uk/105578.html
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